如果從日本四大車廠的發展史來看,你會發現在每個時期都會有不同的競爭。例如60年代末期,當Honda率先以CB750為四行程750cc級距點燃戰火後,幾年後Kawasaki就立刻派出Z2回擊。在二行程戰場上,競爭最激烈的兩支勁旅,則當屬Kawasaki旗下Mach系列和Suzuki陣營的GT系列。本篇要登場的主角,就是在Suzuki旗下一系列搭載三缸引擎,並且同樣都是於1972年問世的GT系列中的么弟 - GT380。
70年代日本車壇燒出了兩把大火,一個是大排氣量四行程引擎的對決,另一個則是中級距二行程引擎的廝殺。前者主要是由Honda CB750和Kawasaki Z2來論輸贏,但是後者卻牽動了陣容龐大的整個家族,也就是Kawasaki鼎鼎大名的Mach系列和Suzuki陣營的GT系列。
從1971年開始,Kawasaki就陸續以“馬赫”之名發展出250cc的Mach1 S1、350cc的Mach2 S2、400cc的Mach2 S3和750cc的Mach4 H2。為了對抗陣容龐大的馬赫家族,Suzuki則是在1972年推出三款同樣搭載二行程三缸引擎的GT系列應戰,也就是GT750、GT550和GT380。其中身為么弟的GT380由於在日本的車型分級,是屬於駕照門檻較低的中型車級距,因此GT380問世後不僅擄獲到廣大年輕族群,更一度在日本成為暴走族的最愛!
誠如前面所提到的,GT380在二行程三缸引擎的GT系列中是扮演著么弟角色,但是如果綜觀Suzuki旗下所有冠上GT名號的車款,在GT380之下其實還存在著雙缸引擎的GT250、GT185、GT125以及單缸引擎的GT100,因此若就整個家族來看,Suzuki陣營的GT系列其實是比起Kawasaki的Mach系列還更龐大。而其中GT380在當年所背負的使命,當然就是為了打倒排氣量相近的Kawasaki Mach2 S2與Mach2 S3。
GT380的身形在當年並不算小,這也是因爲這款車搭載了較寬的並列三缸引擎,而且如果與它的死對頭Kawasaki Mach2 S2相較下,GT380不僅在車長部份多了80mm,就連軸距也長了49mm,因此噸位也比起Mach2 S2略重而達到183kg。
GT380的最大特色,就是那具長相剽悍的並列三缸引擎。這具引擎在當年號稱運用了頂尖航空技術,也就是透過缸頂的集風罩來換取更有利於冷卻的Ram Air效果。這項設計除了GT380之外,當年也被導入至GT550、GT250和GT185之上,所以這幾款車的引擎缸頂也都有著同樣俐落的線條。
根據當年的資料,GT380在排氣量為371cc之下,最大馬力可於7500rpm產生38ps,最大扭力則是在6500rpm時釋出3.8kgm。雖然就帳面數據來看,GT380的出力值並沒有贏過它的死對頭Mach2 S2(45ps),但是憑藉著變速箱為六速設計,這兩款車的加速表現其實都在伯仲之間。過去日本媒體亦曾為GT380進行過實測,400m加速可於15秒內完成,最高速則可達到176km/h!
自1972年登場以來,GT380在每年都會有些微外觀上的變化,直到1979年全面停產前,Suzuki也為GT380發展出前期型的B0、B、B2和後期型的B3、B4、B5、B6、B7共八個世代。至於本篇介紹的這部車,則是屬於1975年出廠的B4世代,而且這部車的車況維持得非常好,即使至今車齡已達46年,但是每一處細節都得到了車主的妥善照顧,外觀上最引人矚目的引擎和左右各兩支的排氣管,亦都保留了當年的原貌。
主業為甜點店的“廢言”是這部GT380的現任車主,雖然他入手這部車還不到兩週時間,但是除了這部車之外,他同時還擁有Suzuki GS750、GT185與另一部Kawasaki KE100,因此他也算是一位對老車充滿熱情的年輕玩家。
“廢言”說:「如果用最簡單的話來形容GT380,它就像是一台放大的雄獅,除了慢慢騎很愜意、舒適,一旦拉高轉速,它又可以為你帶來速度的刺激。而且入手GT380之後,剛好填補了白牌GT185和紅牌GS750之間的空缺,如果再加上KE100,這下就湊足了單缸、雙缸、三缸和四缸。這些車每台都有自己的特性與樂趣,這讓我很感到滿足,希望今後可以和它們順利且長久的繼續相處。」
很多人都清楚,目前台灣尚存的70年代老車而且是領有正牌的日系老車數量非常稀少,現今GT380在台灣的數量甚至可以用一隻手就數得出來。而本篇介紹的這部又具有如此完整且亮麗的車況,除了雋永、經典之外,更少不了另一層收藏價值!
Kommentare